嬰兒中耳炎危險嗎?

新生兒中耳炎或新生兒中耳感染在 5 個月至 36 個月大的嬰兒中非常常見。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AP)的統計,嬰兒在出生後第一年患中耳炎的機率佔了非常高的比例。

當今嬰兒中耳感染非常普遍。症狀經常出現並可能在幾天后自行消失,或者可能持續更長時間並需要干預。這種疾病不僅影響兒童的生活,中耳感染也為許多耳鼻喉疾病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如果嬰兒不及早妥善治療,會導致許多危險的並發症,例如:耳膜穿孔、腦膿腫甚至腦膜炎並發症

大約 23% 的嬰兒在 5 至 12 個月大時,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耳朵感染或中耳炎的風險,而在 18 歲的嬰兒中,這一比率可能會增加到約 12%。最多 36個月大。嬰兒的中耳感染有可能影響嬰兒的耳道和中耳。

什麼是嬰兒中耳炎?

嬰兒中耳炎是一種兒童中耳受到細菌或病毒攻擊並引起感染的病症。嬰兒中耳炎的症狀通常源於典型的病毒和細菌,例如感冒、喉嚨痛和其他一些相關疾病。新生兒中耳炎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

  • 急性中耳炎 (AOM):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耳道感染,耳內積液。
  • 中耳炎:兒童耳朵鼓膜後積聚的液體。
  • 滲出性中耳炎 (OME):由中耳液體積聚引起的感染,不會引起疼痛或發燒。

嬰兒中耳炎危險嗎? 現在嬰兒中耳感染很常見

嬰兒中耳炎的症狀

嬰兒中耳炎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是嬰兒經常用力拉耳朵、拉耳朵和劇烈哭泣。這些動作是自然的,因為孩子在耳朵不舒服時會做出反應。

此外,新生兒中耳炎還會引起以下一些特殊症狀:

  • 新生嬰兒比平時哭得更多,尤其是躺下時。
  • 新生兒經常有嘔吐和腹瀉。
  • 孩子厭食,拒絕母乳喂養。
  • 新生兒睡眠困難,聽力受限。
  • 有輕度發燒、中度發燒和頭痛的跡象。
  • 耳朵可能有黃色或白色分泌物。
  • 孩子的耳朵有難聞的氣味。

嬰兒中耳炎危險嗎? 嬰兒中耳炎最常見的跡像是孩子經常拉耳朵

嬰兒中耳炎的診斷

通常,耳鼻喉疾病的症狀非常相似,可能會使父母感到困惑。另一方面,鼓膜很難看到,而且標誌並不總是很明顯。因此,當您的新生兒出現上述症狀時,請帶他去看專科醫生。醫生可能會進行一些專門的手術來準確診斷您孩子的狀況。

然後醫生會用耳鏡檢查耳朵以查看鼓膜內部。此外,孩子可能會進行一些鼓室壓力測試以檢查鼓膜的運動。如果孩子有耳部感染,應該給孩子做聽力檢查並進行最適當的治療。

嬰兒中耳炎危險與否?

新生兒易患耳部感染,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抵抗感染的能力往往不高。媽媽們也不必太擔心,因為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免疫系統能夠抵抗引起中耳炎的病原體。

然而,嬰兒的中耳感染會導致鼓膜穿孔,因為液體會削弱組織並擾亂血液循環。更重要的是,嬰兒有短期聽力損失的風險,這也是耳部感染的常見並發症。此外,中耳積液還會因為聽力受到影響而擾亂嬰兒的語言發育。

儘管新生兒中耳炎並不太危險,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未及時發現和正確治療疾病,就有可能出現不必要的並發症。當炎症長期得不到治療時,感染會逐漸擴散到大腦,引起許多危險的並發症,如腦膜炎或腦膿腫……影響新生兒現在和未來的生活質量。。

嬰兒中耳炎危險嗎? 寶寶中耳炎有沒有危害是很多家長的疑問

嬰幼兒中耳炎的治療

幾乎所有嬰兒的中耳感染都可能自行消失。但對於一些嚴重和嚴重炎症的病例,給孩子開抗生素是勢在必行的。但是,對於所用的藥物和劑量,家長要嚴格遵照主治醫生的囑咐,不要隨意購買任何用於兒童耳部的藥物,隨意治療嬰幼兒的耳部感染。因為抗生素中的某些成分有可能引起潛在的副作用,影響孩子以後的健康。

另外,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治療的過程中,如果孩子的耳部感染幾天后沒有好轉的跡象,伴隨的症狀也沒有好轉……帶孩子去。立即送往醫院進行及時護理、檢查和治療。

此外,為預防嬰幼兒中耳炎,家長應帶孩子到預防接種中心接種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以限制孩子中耳炎的病因。不僅如此,還應妥善保持兒童耳朵衛生。在清潔過程中,避免讓棉籤太深地進入孩子的耳朵。有必要限制兒童接觸或接觸有香煙煙霧的場所,這也是一種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