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提高耐寒性?

晝夜溫差大會導致許多健康問題,尤其是對兒童和老人而言。那麼冬季身體如何更好地適應溫度變化呢?
秋季到冬季氣溫逐漸下降,人體能很好地適應。但是,當白天溫差過大時(晚上和早上寒冷,白天陽光明媚),您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提高身體的耐寒能力。
為了更好地適應寒冷,你必須從毯子裡出來。
人類耐寒極限
人體的正常核心溫度為 37°C。如果身體寒冷,就會發生體溫過低。體溫過低是人體體溫低於35℃時發生的一種現象,嚴重影響神經系統、心臟功能和血液流動,導致危及生命的後果。心臟功能不好,導致器官血液循環不暢,導致身體休克,增加肝腎衰竭的風險。由於心肌無力,兒童和老年人的風險更大。此外,服用 β 受體阻滯劑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現心率下降,從而增加寒冷天氣中體溫過低的風險。
體溫過低的危險取決於體溫過低的程度。具體來說:
- 體溫降至 35°C:輕度體溫過低;
- 體溫下降到32.2℃:身體的溫度補償機制開始衰退,精神狀態可能發生變化,甚至會出現記憶力減退;
- 體溫27.7℃:患者開始失去知覺;
- 體溫低於 21°C:發生嚴重體溫過低,人會死亡。
潮濕的身體散熱速度比在空氣中快 25 倍。通常,身體通過顫抖和調節從四肢流向重要器官的血液來補償熱量。然而,這種機制無法彌補水生環境中的快速降溫。在 20-30 分鐘內,根據水溫,受害者的體溫會迅速下降。當受害者的體溫降至 27°C 以下時,受害者就會死亡。
身體的適應機制
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身體會使用 2 種生理反應來保暖。首先,皮膚下循環的血管會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並維持更重要的內臟器官的功能。結果,手指、腳趾、耳朵和鼻子等周圍部位會迅速冷卻。
如果你穿得不夠暖和,或者在寒冷的地方呆得太久,你的身體就會發抖、發抖。這種持續肌肉收縮的反射有助於補償部分熱量,幫助身體保持穩定的溫度。
60歲以上的人比年輕人的耐寒能力差。女性往往比男性散發更多的熱量,因為她們的身體表面積更大,肌肉更少。身體脂肪比例高的人總是比瘦人感覺暖和。
手在冬天最容易受涼。
增加耐寒性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完全破譯人體適應冬季的機制。然而,當長時間暴露在低溫下時,身體對發出冷感信號的神經衝動變得不那麼敏感。
因此,您可以完全鍛煉身體,更好地應對冬季。您可以通過每天在戶外活動約 5 分鐘,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天逐漸增加時間來提高您的耐寒性。
此外,冬季應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晴天可到戶外散步或慢跑,以提高耐寒能力。需要注意熱身,運動前先用伸展運動熱身。
穿衣保暖的方法
在寒冷的天氣裡,只有在採取了保暖措施後,才應進行戶外運動或活動。為了讓你的身體在冬天不著涼,你至少需要選擇以下3層衣物:
最內層
選擇輕便、透氣的面料。口臭中的水分會讓您感覺更冷。滌綸、尼龍或聚丙烯是具有良好透濕性的合成材料,常用於運動服。絲綢和羊毛(美利奴羊毛)是天然面料,輕盈透氣。
棉(棉織物)不宜作為最裡層,因為棉纖維具有吸汗能力。
多穿幾層衣服有助於在冬天保持身體溫暖。
中產階級
中間層的衣服有保溫作用,有助於保持身體熱量。您應該選擇毛氈、毛氈、羊毛或普通羊毛等材料。
外層
抵禦寒風、冷雨,應穿一件保暖的冬衣。在陽光明媚的日子和高溫下,您可以脫掉這一層,並且由於有第二層,仍然可以保持足夠的溫暖。
必備配件
10%的身體熱量是通過頭部散失的,所以天氣冷的時候應該戴帽子。您還需要記得在戶外活動時穿襪子和手套以保護您的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