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35週,媽媽和寶寶都要面對的問題

早產是孕期常見的問題。35週早產並不少見,媽媽們要注意早產,早了解早產的原因和寶寶面臨的風險。
35週早產是指產婦在35週時分娩,通常40週或38週以上的胎兒為足月、足月胎兒,可以在母體子宮外哺乳。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35週早產給媽媽和寶寶帶來的問題。
35週早產
什麼是早產?原因和跡象
什麼是早產?
早產又稱早產。比預產期提前三週左右的臨產狀態,簡單點說,早產就是在進入妊娠第37週之前發生的情況。
嬰兒早產時間分為3種,具體為:
- 懷孕不到 28 週:極早產。
- 懷孕 28 至 32 週:非常早產。
- 妊娠 32 至 27 週:中度至晚期早產。
寶寶35週出生,屬於早產晚期。
35週早產的原因
由於早產的原因尚不清楚,媽媽們只能通過以下危險因素來了解早產:
- 母親有早產、流產史。
- 懷孕間隔太近(少於 6 個月)。
- 懷雙胞胎,生三胞胎。
- 胎盤、子宮或子宮頸的問題。
- 吸煙、飲酒、吸毒。
- 生殖器感染,羊水。
- 通過授精受孕。
- 母親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
- 體重過輕或超重。
- 壓力,懷孕期間的精神疾病。
- 流產,多次流產。
早產的跡象
如果媽媽出現以下任何症狀,應立即就醫:
- 白帶很多。
- 陰道分泌物改變(粘液、液體或血性)。
- 沉悶,持續的腰痛。
- 骨盆或下腹部壓力增加。
- 與子宮收縮或月經來潮等下腹部痙攣相關的疼痛。
- 羊膜破了。
早產兒圖片
起初,嬰兒看起來非常虛弱和嬌小。
- 嬰兒的眼皮將無法張開。30 週後,您可以看到周圍的環境。
- 嬰兒的皮膚下沒有脂肪來保暖,他們的皮膚乾燥或有光澤,因為它還沒有完全發育。
- 無法自我調節體溫、心率或呼吸頻率,容易抽搐,無法保持清醒,跛行。
- 生殖器不發達且小。
- 身體上的毛髮較多,但頭上的毛髮較少。
媽媽和寶寶都要面對的問題
35週早產會讓媽媽和寶寶面臨很多危險
35 週早產不僅對嬰兒有危險,而且對有某些問題(例如剖宮產)和多種疾病的母親也有危險,例如:
您可能患有的一些疾病
- 靜脈曲張;
- 牙齦出血;
- 痔瘡;_
- 布拉克斯頓希克斯宮縮;
- 皮炎;
- 大腦問題;
- 頭痛;
- 皮膚炎症。
您的寶寶可能遇到的問題
並非所有早產兒都有疾病和並發症,但過早出生會使他們面臨更高的並發症風險。
- 心血管問題;
- 聽力、視力、牙齒問題;
- 呼吸問題;
- 大腦和心臟問題;
- 體溫難以控制;
- 血液問題;
- 腸胃問題;
- 免疫系統問題,新陳代謝問題;
- 慢性疾病:哮喘、腦智能、腦癱、行為心理、視力;...
35周媽媽注意事項,避免早產
準媽媽需注意營養補充,避免早產
懷孕期間,媽媽們要安心、放鬆,為預防早產做好準備:
- 照顧好自己,健康孕期,需要健康的飲食,不要使用興奮劑,不要吸煙,定期產前檢查,產前篩查。
- 補充必要物質,補充維生素C、黃體酮……
- 經常散步、游泳、瑜伽……但必須有醫生的建議。
- 為分娩過程準備申請。
懷孕和分娩的過程確實是一個艱鉅而艱難的過程。無論發生什麼,我希望你永遠保持堅強的精神,照顧好自己。希望媽媽們能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時刻保持自己和寶寶的健康。